中醫診療成為大健康產業主流
西醫雖然已經十分發達和非常先進,仍然不能解決所有的醫學問題,不能治療所有的疾病,甚至在治療的同時還會給患者帶來新的麻煩和痛苦,這就是西醫主張的對抗治療破壞了人體內環境的平衡和諧,大量使用化學藥品必然會帶來一係列可怕的不良反應和毒副作用。
雖然中醫很古老,但對很多常見病、疑難病不僅有療效,甚至還有神奇的療效,至今仍然發揮著獨特的醫療作用,成為我國醫療衛生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。隨著世界性回歸自然熱的興起,越來越多的人選擇更加自然的醫療健康方式,也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中醫藥。
為適應未來醫學從疾病醫學向健康醫學轉變、醫學模式從生物醫學向生物—心理—社會模式轉變的發展趨勢,迫切需要繼承和發展中醫藥的綠色健康理念、天人合一的整體觀念、辨證施治和綜合施治的診療模式、運用自然的防治手段和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務。促進經濟轉型升級,培育新的經濟增長動能,迫切需要加大對中醫藥的扶持力度,進一步激發中醫藥原創優勢,促進中醫藥產業提質增效。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,迫切需要進一步普及和宣傳中醫藥文化知識。實施“走出去”戰略,推進“一帶一路”建設,迫切需要推動中醫藥海外創新發展。各地區、各有關部門要正確認識形勢,把握機遇,紮實推進中醫藥事業持續健康發展。
道教是中國土生土長的宗教,迄今已有1800年曆史,它與中華文化緊密相連,具有鮮明的中國民族傳統思想和信仰特征,並對中華文化的各個層麵產生了深遠影響。修道之人崇尚心靈平靜。道教發源於中國,曆史悠久,源遠流長,迄今已有1800年曆史。
道教的宗旨是仙道貴生,無量度人,順其自然,無為而治。中國道教的創始人張陵,終生以“道”為最高信仰。由於道教注重養生,崇信神仙,故而將諸子之說,兵、農諸家之書及占星、陰陽、五行醫經醫方等數術方技諸家之書廣為收集而為道教經籍。因而,道教經書之中,內容廣泛而豐富,有關養生的書籍多收其內。道教所行養生之術很多,如外丹、內丹、服氣、胎息、吐納、服餌、辟穀、存思、導引、行蹻、動功等等。道教則對現實的生命極為看重,因為它認為,人隻有有了生命,才能享受人世的種種樂趣。正因為道教重視生命,所以他們特別注重生命質量的提高,所謂生命質量的提高,就是讓生命排除生、老、病、死的幹擾,更好、更多地享受生命。也正是為了提高這一生命質量,道士們在幾千年的修煉實踐中,摸索出了種類繁多、行之有效的道教養生術。
行氣是早期道教的一種頗為重要的修煉方術,也稱服氣、食氣、煉氣。是一種以呼吸吐納為主,輔以導引、按摩的養生修煉方法。道教重視行氣之法,與它對元氣、氣的重視有直接的關係。道教認為,天地萬物包括人,都是由元氣化生而來的。
人的肢體關節,本來就是用來運動的,人的經脈榮衛,是必須讓它通暢和順的。閑居無事時,就應該行導引之法,所謂“戶樞不蠹”,說的就是這個道理。人的氣血精神,是與人的生命一體並用來保護生命的。人體內的經脈,是用來讓氣血運行的。氣的作用是勾通津血、強健筋骨、活絡關竅的,道家服氣養生功法的作用是使肌肉溫和、皮膚飽滿、腠理肥實、呼吸開闔自如,通過導引,就可以讓它們的作用更充分地發揮出來。
上一篇:英國科學家10年研究發現 長期加班心律失常增加40%!
下一篇:沒有了